1.膜缩进量
膜缩进量允许范围的确定主要根据覆膜设备能力及工艺水平确定。采用热贴合或者胶粘法覆膜时,由于薄膜宽度与基板宽度存在偏差、加热后薄膜会发生收缩、输送过程中基板或薄膜位置的波动,会出现覆膜后薄膜宽度大于或者小于基板宽度的现象。当边部薄膜超多基板过多时(>2.0mm),容易导致覆膜铁外形方面的缺陷(翘曲、边浪等),也会出现边部膜丝膜屑的产生。对于经常采用涂料铁作为原料的厂家,从涂料铁切换为覆膜铁,当边部薄膜未覆盖基板(露铁)较多时(<-2.0mm),制盖制罐可能出现边部罐盖露铁的缺陷,在实际应用过程中,通常会存在边部余料,露铁量小于边部余料时便不影响应用。如果难以满足现有膜缩进量允许范围-2.0mm~+2.0mm的规定,可通过增加基板的宽度解决(会降低材料利用率)
2.膜厚及允许偏差
基板表面存在一定的粗糙度,覆膜后,膜层一部分嵌入到基板表层,实际厚度不易测量准确。因此,膜厚以覆膜前薄膜的厚度(单位um)表示,根据供需双方协商确定。厚允许偏差为±5%,试验方法见GB/T 6672塑料薄膜和蒲片厚度测定机械测量法。在约定膜厚后,覆膜前后膜层厚度的变化通常不会影响到加工性能,其它抗性方面的产生的要求可通过抗冲击性、附着力、耐蒸煮等性能要求另行规定。
3.耐蒸煮性
部分材料经过加工成形为包装容器,灌装食品后需要经过蒸煮杀菌过程。因此对材料本身提出耐蒸煮性的要求。目前国内覆膜铁材料大部分采用改性PET薄膜,而该类型的薄膜覆膜(加热熔融贴合+冷却)后,胰层中非结晶体和结晶体共存。经过杀菌加热后,非晶体向结晶体转变,在色相上会有一定的变化。尤其当受热不均匀,不同区域的结晶速率差异较大时,会出现明显的结晶斑。因此,对于有蒸煮杀菌要求时,需要选择合适的薄膜,或者对覆膜铁材料进行预先的处理,避免结晶斑的产生。当膜层有针孔,并且附着力不良时,蒸煮后可能出现气泡、脱落、腐蚀的问题。无耐蒸煮性要求的产品,此项指标不做要求。
4.抗酸性
PET,PP等膜本身具有良好的抗酸性,不会与酸发生反应。但是部分类型的酸分子在加热过程中会穿透薄膜分子间隙,与基板发生反应(例如PET覆膜铁采用3%乙酸蒸煮后的腐蚀现象)。经过长期的应用总结,对于采用柠檬酸调节PH值的内容物,覆膜铁能体现出优良的耐蚀性。满足2%6柠檬酸作为覆膜铁抗酸性基本要求。当内容物中含有其它类型的酸时,建议进行相容性试验。
类似于耐蒸煮性要求,如果震膜铁膜层存在针孔露铁、附着力不良等性能缺陷,抗酸试验后会出现气泡、脱落、腐蚀等现象,属于杜绝发生的范围。无抗酸性要求的产品,此项指标不做要求。
5.抗硫性
采用半胱氨酸盐酸溶液,经抗硫试验后覆膜面无气泡、无脱落、无泛白、无腐蚀。无抗硫性要求的产品,此项指标不做要求。
6.抗盐性
采用3%Nacl溶液,经抗盐试验后覆膜面无气泡、无脱落、无泛白、无腐蚀。无抗盐性要求的产品,此项指标不做要求。
7.耐蚀力
经电解腐蚀试验,可以直观看出膜层表面是否存在针孔露铁、划伤露铁的缺陷。涂料铁产品的露铁缺陷可以通过涂膜完整性的缺陷电流值进行判定,但是覆膜铁材料采用涂膜完整性试验时,缺陷电流值及时很小(<1mA),覆膜铁表面也已经存在有风险的露铁点,需要采用更为严格的检验方式,因此将耐蚀力要求及试验方法作为检验方式。由于薄膜加工、基板表面粗糙均匀度、基板表面杂质、覆膜过程中的杂质等种种影响因素,无法决定保证覆膜铁膜层不存在任何的露铁点。经长期应用经验,耐蚀力满足下表1级要求时,覆膜铁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满足耐蚀性的要求。